名师工作室总结报告
一、基本信息
工作室名称 |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工作室 | 所在学院 | 体育学院(校本部) |
实体工作室地址 | 郑州大学本源体育场135室 | ||
网络工作室链接 | http://www.zzddxtymsgzs.com/detail.php?id=12 | ||
负责人姓名 | 张振东 | 联系方式 | 13903846222 |
主讲课程 名称 | 大学公共体育 篮球专项课 | 主讲课程链接 | 疫情原因 正在建设中 |
二、建设情况
(一)建设规划
(含整体规划、制度建设、年度计划等) 一、整体规划 工作室在明确成员自我发展的计划中要有明确个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确定整体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精神,以提高核心团队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科研能力,发挥核心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建设一支有特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让名师工作室成为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成为名优教师成长的摇篮,成为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进而全面推进我省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发展目标 1、带好团队发展。通过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入室骨干教师和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2、抓好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破解体育学科课堂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 3、做好带头示范。引领体育学科建设,以同课异构、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成员共研、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传播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本学科广大体育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本工作室的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 产出研究成果。工作室将就体育教育教学、高水平教材、教学视频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向外输出。在本建设周期内着重打造省级慕课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教改立项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权威书版社出版高水平体育课教材2-4部,在中文核心以上层次期刊发表科研或教研学术论文2-6篇。 二、制度建设 工作室在建立学习制度、研讨制度、交流制度、成果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规章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大学公共体育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体育课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改教研课题、课堂教学经验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要坚持主动学习,养成自觉习惯,并做好个人学习活动记录。 第二,建立集体研讨制度。关注国内外体育教育教学最新发展的前沿成果,建立研讨制度。由工作室主持人根据成员各自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一次集体研究。 第三,建立对外交流制度。名师工作室要定期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参与观摩课、积极准备示范课。做好“传帮带”活动,积极承担培养本院青年教师的任务。 第四,建立教研参与制度。每个成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多出高层次成果,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教改课题研究。 第五,建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度。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开展运用现代化教学研究工作,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参与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线上和线下网络教学手段。 第六,建立成果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必须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计划进度、有活动记录、有阶段小结、有结果分析、有实验报告和实验鉴定。 三、年度计划 (一)2019-2020年度 1.组建名师工作室,制定工作室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室启动仪式及制定工作室年度发展规划。 2.组织成员认真研读1-2本体育教育教学理论专著。 3.工作室成员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专业教学教改论文,获厅级以上奖励或发表。 4.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站。 5.参与名师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二)2020-2021年度 1.扎实开展专业研修活动,个人研修与团队研修相结合,努力提升团队成员的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 2.每学年至少参加4次以上专题教研活动,比如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等。 3.积极撰写教育论文,争取2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教学教研论文。 4.积极组织学员和成员及时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组织学员和成员参与德育课程开发。 5.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积极参加课程思政研讨会。 (三)2021-2022度 1.初步建成一支骨干教师团队,人人形成自己相对成熟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创建大学体育优质课程。 3.积极组织学员和成员参加各级教学技能或讲课大赛。 4.积极开发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和大学体育课题研究。完成工作室的结题工作,并以此为新起点,加倍努力,在以后工作中再创佳绩。 5.工作室团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师讲坛等形式示范、辐射,推动全省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
(一)建设成效
1、实体工作室建设(含硬件设施、规章制度、经费使用等) (1)硬件设施 ①办公室面积40m2 ②办公桌、椅6套 ③文件柜4个 ④电脑6台 ⑤打印扫描一体机1台 ⑥投影仪一套 (2)规章制度 ①大学体育教学名师工作室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集体学习制度。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体育教育理论,研究大学公共体育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交流体育课教研活动经验,不断探索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教改教研课题、课堂教学经验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要坚持主动学习,养成自觉习惯,并做好个人学习活动记录。 第二,集体研讨制度。关注国内外体育教育教学最新发展的前沿成果,建立研讨制度。由工作室主持人根据成员各自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一次集体研究。 第三,对外交流制度。名师工作室要定期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工作室成员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参与观摩课、积极准备示范课。做好“传帮带”活动,积极承担培养本院青年教师的任务。 第四,教研参与制度。每个成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多出高层次成果,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教改课题研究。 第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度。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开展运用现代化教学研究工作,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参与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线上和线下网络教学手段。 第六,成果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必须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计划进度、有活动记录、有阶段小结、有结果分析、有实验报告和实验鉴定。 ②大学体育教学名师工作室使用规章制度 第一,工作室只限本团队成员使用,非本团队成员未经团队成员同意不得随意进入或使用; 第二,团队成员每人配制钥匙一把,不得随意转借非团队成员使用,非团队成员不得私自配制钥匙,钥匙如有丢失应立即上报,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第三,工作室执行值班制度(附值日表),注意通风防尘,经常打扫,保持室内清洁; 第四,工作室电脑仪器设备等物品均由专人保管和使用(附工作室财产登记表),并确定长期放置点,使用完工作室公用物品之后务必放回原位,避免丢失,未经老师同意不得随便借出; 第五,进入工作室必须随手关门,不得在工作室内使用明火或吸烟,不得在室内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或丢弃废弃物, 第六,严禁私拉电源,乱用大功率电器;工作室电器设备如出现故障,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使用,然后将情况反映给管理人员; 第七,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空调、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由个人承担; 第八,离开工作室时要锁好门窗,关闭所有电源,尽量将个人贵重物品带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经费使用 ①用于发表论文11950元; ②用于出版图书20000元; ③用于名师网页设计20000元; ④用于名师网页制作30000元; 截止目前共计支出81950.90元,剩余18049.10元。 | ||||||||||||||||||||||||||||||||||||||||||||||||||||||||||||||||||||||||||||||||||||||||||
2、网络工作室(虚拟教研室)建设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是按照“名师引领,传承创新,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原则,遴选一批理念先进,理念先进,成果突出,特色鲜明的名师,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学科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练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并依托网络充分发挥其在骨干教师培养、教学改革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风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并共享名师优质资源,通过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全面展示名师风采,力求建设一批具有名师鲜明特色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带动本学科教师专业成长。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网络工作室(网页)由除网站首页介绍外,还包括工作室介绍,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动态资源,成员风采等项内容。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网络工作室有专人(兼职)负责维护和更新,主要工作任务是以新课程改革研究为背景,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的优势,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或提供精品资源为实现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数字资源的上传,入库储存和发布,实现资源的快速查询、统一管理和共享提供平台。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网络工作室为更好的发挥网络名师工作室的作用,从直观展示,方便交流,促进提高,辅助教学等角度全面展示工作室的动态信息和课改成果,发挥了大学体育教学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宣传、引领和示范作用。 | ||||||||||||||||||||||||||||||||||||||||||||||||||||||||||||||||||||||||||||||||||||||||||
3、工作室教学团队建设(包含人员组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团队分工及团队特色等) 工作室成员基本情况一览表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工作室由9位成员构成,其中正高级职称4位,占44.4%,副高级职称1位,占11.1%,中级职称4位,占44.4%。年龄结构上30-40岁4人,占44.4%,40-50岁2人,占22.2%,50岁以上成员3人,占33.3%。团队成员具有博士学位者5位,达到55.5%。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成员紧紧围绕大学体育各自主讲着不同课程,均是工作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着学科骨干作用,充分体现出团队具有新时代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特点。 | ||||||||||||||||||||||||||||||||||||||||||||||||||||||||||||||||||||||||||||||||||||||||||
4、工作室教学活动开展(结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要求,包含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 (1)教学研究 ①通过大学体育教育,提高学生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②通过大学体育教育,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简单的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的方法。 ③通过大学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锻炼的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④通过大学体育教育,促进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课程开发 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资队伍高层次发展:根据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背景和业务特长和教学内容,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化的整合构建,让每名成员教师只承担一两个专题,使教师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时期,将负责的专题研究得精、深、透,使之成为这些问题的专家。 ②完善教学内容建设,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授课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以教育部下发的文件为依据,结合我院办学特色和学生成长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保持其动态性和实效性;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要落实实施课外学生体育锻炼内容与方法,并进行科学监控,力求建立完善的学生课外活动模式和监督机制,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本课程的终期评价更加科学和完善。 ③改进教学条件,突出现代性教学手段:第一,加强教材、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完善的动态性、立体化的教材体系。第二,加强教学视频的开发与完善。制作出集视、听、讲为一体的富有本课程特色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第三,提高教学工作室成员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技术技能,以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新体系和新内容的需要。 ④加强教学管理,突出现代化教学管理过程:第一,根据网络教学的特征和需要改革现行课程教学管理和实施的制度体系,使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网络教学的实施更为完善、规范、严密和科学。第二,规范教学法活动。每学期教学方法研究活动不少于5次,及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第三,建立和完善听课制度。每学期工作室成员听课不少于2次;第四,规范工作室成员教学文件管理。保证教学大纲、教学日志、教学日历、教案、课程总结以及与本人承担的课程相关的文件资料规范、齐全;第五,建立教学档案管理机制,规范相关教学资料的编制和填写。第六,建立和完善交流制度,加强工作室成员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交流。 (3)教材建设 目前对高等学校体育教材建设的研究,缺乏对建国后几十年来教材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整体回顾和总结研究;缺乏从宏观角度对目前体育教材建设和改革现状进行的综合研究;缺乏对未来高等学校体育教材建设总体设想的研究。这种状况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材建设极为不利,并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的发展。 体育教材建设工作相对滞后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抓好体育教材建设是目前高等学校工作中的重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要建立一个高水平的、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为培养跨世纪科技人才服务的高等学校体育教材体系,就必须对体育教材建设进行深人的研究,就必须要有超前的投入。 具体建设任务如下: 2019-2020年度:在权威出版社出版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材1-2部; 2020-2021年度:在权威出版社出版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材1-2部; (4)教学培训 ①加强体育专业综合素质:第一,提升青年体育教师作为体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从事体育专业工作的基本知识。第二,提高青年体育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和能力。第三,增强青年体育教师从事教育专业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和敬业精神等。 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第一,培养青年教师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树立科学的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树立热爱体育教育事业道德素质,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第三,培养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职业精神,养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和勇挑重担的集体主义精神。 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培养使青年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有扎实的基本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有严谨治学态度和缜密科研方法,注重团结协作,教学科研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学术水平; ④掌握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现代媒体技术,勇挑重担,在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5)学术交流 ①在工作室主持人的指导下,制定培养周期内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定期参照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督促自我发展。 ②积极参加各层次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加本工作室组织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室规定的学习任务、科研任务和其他必须的相关任务。 ③工作室成员采取集中和分散的不同方式,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与集体教研活动相结合,每月学习交流一次。 ④工作室以教改课题为着力点,围绕此课题,每个成员根据各自教学、研究方向积极撰写论文,工作室责任人要给予积极指导、推荐,争取在工作室建设周期内每位成员在教改立项、教学论文发表等方面有成果入选或发表。 ⑤工作室成员通过自身开课,开设讲座等方式和听课、评课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创造教学业绩,力争成为教学名师。
|
三、个人总结及建议
本人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在这一年中多我感觉取得了不少的收获,因为工作室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所有成员严格遵循工作室的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按照年度计划执行,充分发挥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本人做好工作室整份工作以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迈着坚实的步伐。同时也开阔了我的专业视野,增长了见识,在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汲取现代大学体育教育理念以及新的体育学科教育教学信息的同时,加深了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及课程创新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大学体育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地位、价值与意义。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课程建设方面 大学体育教学名师工作室从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入手,形成合理教学队伍结构,学术气氛浓厚;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定位设计教学内容,并把本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实践,并强化实践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在选用优秀教材基础上,丰富教学资源,强化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适应知识的网络化、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本课程在校内外专家中的美誉度。 成果情况: 1.本人作为第二参与人,获得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一项并被推荐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篮球教学与训练”。 2.成员邢金善教授主持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组”获得“河南省2020年度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二)教学研究方面 教学工作永远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工作室要求每个成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多出高层次成果,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进行扎实有效的教改课题研究。 成果情况: 1、教改项目立、结项情况:立项或结项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3项,其中结项省级教改项目一项,立项校级教改项目两项。 2、教研成果获奖情况:有三项教研成果被省教育厅评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3、发表教研论文情况:有四篇关于教学改革的论文获得正式发表。 4、编写出版教材情况:有两部教材《爆发力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在权威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三)科学研究成果情况 本名师工作室成员非常明确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所需耍的各种专门人才,做出高水平的科学成果,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完成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促进学科的发展。因此,成员们在各自岗位上结合自己专业特点为科研工作尽心尽力。 成果情况: 1、出版著学术作情况:有四位成员出版学术著作5部,其中4部著作是在权威出版社出版。 2、发表科研论文情况:有六位成员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4篇,其中包括SCI论文发表7篇(其中包括中科院一区3篇,二区2篇,三区2篇),中文学术期刊论文7篇(其中包括CSSCI期刊5篇,CN期刊2篇)。 2、科研成果立项情况:有五位成员立项(或结项)科研项目9项(其中包括立项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厅级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结项厅级项目4项。 3、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团队成员有20项科研成果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其中包括8篇论文在日本东京奥运会科报会上获得大会报告,1篇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篇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2篇获得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二等奖和三等奖,1篇获得校级优秀博士论文,还有2篇获得厅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4、参加学术会议情况:团队成员5人次参加了国际、国内或省内、校内学术会议。这些成员在会议中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与各方参会者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他们的表现收到各方好评。同时也收获了8项大会发言、2项墙报交流,以及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四)青年教师培养情况 当前在诸多教育要素的竞争中,师资的竞争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青年教师的培养,又是师资建设的关键所在。只有抓住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才能赢得了教育竞争的主动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工作室着重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团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工作室教师队伍建设。 成果情况: 1、青年教师教学获奖情况:团队成员中三位教师获得了校级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和2020年郑州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2、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情况:截至目前团队三名教师职称得到晋升,其中一人晋升为教授,一人晋升为副教授,一人晋升为讲师。有四位团队成员获得校级表彰或奖励。 3、青年教师学习深造情况:工作室成员、年轻的教授刘晖老师不断进取,不满足目前的学历状况,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五)教学培训交流情况 教学培训交流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当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另一种关键形式,没有教学培训交流活动则就无法获得好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培训交流活动可以使教师相互借鉴、交流、促进,可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成果情况: 1.团队成员4人次参加国内或校内学术交流会议,和与会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参加交流过程中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又很好的宣传了本名师工作室的教学团队。 2.在公开课讲授与专家讲座方面,工作室的三位成员张振东、司红玉、邢金善教授分别在全国性会议、行业性会议,或者受邀高校做专题讲座,为推动体育学科建设或专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运动竞赛获奖情况 大学体育竞赛工作是体育教学工作的延续,是凝练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有效开展大学体育竞赛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水平,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实现体教结合,促进高校体育与社会结合实现自身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名师工作室成员有责任为大学体育竞赛工作培养高水平、爱岗敬业的年轻教练员树立榜样。 成果情况:由张文杰老师大学生柔道队和司红玉教授带领的郑州大学健身气功代表队共有22人次获得全国或全省重大赛事优异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