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效
一、建设规划
1.整体规划
工作室在建设期内整体规划如下:
1)团队建设方面
依托工作室建设,增强工作室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工作室制度建设,力争在建设周期内推动工作室成员在师德师风上树模范,课程教学出精品,教学改革出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同时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期内预计培养3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
2)教学改革方面
加强课程、教材等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围绕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等重点工作,积极引入慕课、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型教学形式,落实国家“两性一度”的建设要求,建设期内拟定建设省级以上一流课程2项以上,申报省级以上规划教材1部;
3)教学成果凝练
围绕国家“新工科”、“卓越工程师计划2.0”和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工作室教师开展教改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将育人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凝练为教学成果,形成可行性强、示范度高的教育成果,建设期内拟定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项,完成河南省及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
4)示范交流方面
积极参与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工作,根据需要承担全省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任务,认真完成教学有关工程项目评审任务,为教育教学有关政策文件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专家咨询,建设期内每年完成3次以上校内外教学示范公开课或专题讲座;
2.制度建设
目前,根据工作室建设整体规划,已经初步建立包含日常学习、讨论交流和成果凝练等内容在内的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日常学习
工作室成员需要围绕研究方向,结合工作室建设主题开展学习,每名教师需在每学期期初制定本学期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工作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学习,确保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2)研讨交流
在日常学习基础上,工作室将围绕国家教学改革方针政策、近期重点工作等内容,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研讨交流,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成果凝练,切实将增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落到实处。
3)成果凝练
在教学研究论文撰写、教改项目申报等方面,在加强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明确作者和申报人的主体责任,规范成果署名,根据完成人对成果的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3.年度计划
本年度工作室已经完成物理空间装修及搭建工作,开展集中教研讨论活动3次,完成河南省教学改革项目申报2项,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郑州大学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下一步将进一步围绕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建设。
二、建设成效
1、实体工作室建设(含硬件设施、规章制度、经费使用等)
在实体工作室建设方面,经过学院积极协调,给出近百平方的场地作为工作场地,目前已经完成工作室物理空间的装修及布置工作,完成了规章制度的设立并开展了教学研究活动,各项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支出,无违规现象。
工作室硬件设施图
2、网络工作室(虚拟教研室)建设
按照建设要求,已经启动网络工作室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将前期工作室主持人及团队成员相关情况和教学改革成果介绍进行了上传,后期将进一步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更好的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3、工作室教学团队建设(包含人员组成、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团队分工及团队特色等)
工作室团队成员共计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9人,45岁以下教师8人,工作单位包括郑州大学、南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河南开放大学等4所高校。
团队教师年龄分布、职称结构合理,均面向信息类相关专业进行授课,为开展教学、科研合作和中青年教师能力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积极吸纳不同高校教师加入团队,进一步扩大工作室在相关专业的影响力,更好的发挥了高校教学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已经展示出良好的成效。
4、工作室教学活动开展(结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要求,包含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
工作室按照《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指导标准(试行)》要求,目前在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建设进展主要如下:
1)课程建设方面
在现有《创新创业基础与工程设计实践》课程建设基础上,结合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等新型教学手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目前已经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设计实践》(慕课)和《基于工程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虚拟仿真实验》2门课程,《聚焦工程能力培养的移动通信系统规划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门,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设计实践》(慕课)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于工程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虚拟仿真实验》获批河南省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并已进行国家级课程申报工作。
2)教材建设方面
工作室组织相关教师,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申报要求,结合《创新创业基础与工程设计实践》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工程创新创业基础》1部并进行申报,目前已经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
3)教学改革方面
结合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导向和学校、学院发展需要,在课程和教材建设基础上,积极结合最新教育理念,创新育人模式,工作室负责人及成员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项,目前项目正在研究阶段,拟定于今年完成结项工作。
4)学术交流方面
工作室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工作,团队负责人及成员在第八届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年会和河南省世界电信日论坛等场合进行了团队目前教学改革的成果汇报,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名师工作室按照河南省及学校相关要求,初步完成了硬件设施搭建、制度建设等工作,建设完成近百平方的教研室用于日常工作,同时围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等工作任务开展了扎实的工作,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项,省级规划教材1部,获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项,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
工作室在注重成果凝练的基础上,更加聚焦教师团队能力培养工作,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同时着重加强教学基本技能训练,鼓励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支持青年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高水平教育教学论坛及专题教育,帮助青年教师站好讲台。在教学研究方面,引导青年教师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当中,目前团队青年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作为负责人获批郑州大学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门,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1项,更好了发挥了教学团队“传帮带”的作用。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建议河南省围绕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校际的交流互动机制,引导和鼓励各工作室吸收不同高校相近专业教师进行培养,更好的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