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李海华

发布者: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发布时间:2021-11-01浏览次数:10

河南省2019年度教学名师建设成效--李海华

一、工作室基本情况及建设计划

1、工作室基本建设基础

李海华教学名师工作室为2019年度设立,工作室目前拥有25平方米的独立专用工作场地,工作室门口设有“李海华名师工作室”标识,主墙上设本工作室成员介绍宣传、工作室制度及任务。工作室配有办公桌椅多套,电脑2个,打印机1台,文件柜4个,有100M校园网连接,能够进行信息化办公。本专业依托的实验室为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总面积5000余㎡,固定资产总价值2000余万元。实验中心下设基础化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室及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等,能够满足科研教学需求。合理的师资队伍,设施齐备的实验中心,良好的办公环境,为本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全面保障。

2、建设任务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名师形象,维护团队声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带头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

2)指导培养3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好《环境监测》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出版1部新形态数字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

4)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主持1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培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每年开展3次以上校内外教学示范公开课或专题讲座;完成环境工程专业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二、制度建设

1、工作室例会制度

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讨论确定成员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调整工作室发展规划内容。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2、工作室学习制度

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有计划的进行慕课、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虚拟仿真教学等的学习和培训。

3、工作室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2)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以网络工作室平台交流形式为主。

4、工作室工作制度

1)遵守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办法,树立良好师德;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

2)做好教学示范课工作,每学年在校内及校外合计进行3次以上教学展示,提交1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

3)积极将教学教改成果提炼总结,三年内至少有1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4)做好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工作。

5)指导帮扶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6)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

5、工作室考核制度

6、经费使用制度

工作室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开展教学活动宣传、指导、教研活动、市、区交流学习、外聘专家指导工作室、开展活动对学生表彰奖励、工作室成员购买教学资料、数学杂志等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

三、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名师形象,维护团队声誉;(一直坚持,李海华2020年被评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团队成员师德师风良好,完成任务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带头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李海华教授一直坚持本科生环境监测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实习等环节,年均工作量300以上,2019-2020两年科研到账经费约150万元,圆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3.指导培养3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了杜鑫、程萌、刘玉浩三位青年教师,完成任务)

4.加强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好《环境监测》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出版1部新形态数字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环境监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已经运行第7学期,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并成功立项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019年以来获批2门省级一流课程,获批一个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作为主要参编人员,获批1部省级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圆满完成任务)

5.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主持1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培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每年开展3次以上校内外教学示范公开课或专题讲座;完成环境工程专业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作为负责人,获批2020 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1项和2020 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项目1个;2021年度作为负责人申报的《环境监测》虚拟教研室目前正在申报过程中;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共4次在校内面向全校教师做了师德师风、一流课程课程申报、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讲座,在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共5次做校外专题讲座;201820192020年连续3次在高教出版社和环境教指委的全国课程研讨会做分会场发言。2020年完成了河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评审任务;2020年主持完成我校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圆满完成年度任务)

四、团队建设的主要成效

李海华名师团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以专业认证为目标,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持续夯实基层教学基础,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成效显著,一流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1、大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强化课程资源开发,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社会影响力

主要举措:团队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充分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融入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等新形态,构建国家++三级金课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成效:2019年来,李海华教授主持的“典型烟气处理工艺3D虚拟现实仿真实验”项目获批国家虚拟仿真金课,李海华教授主持的《环境监测》课程获批2020年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且获批2019年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河南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环境监测》获批2020 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李海华主持的环境工程教学团队获批2020 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项目,2021年度李海华教授作为负责人申报的《环境监测》虚拟教研室目前正在申报省级虚拟教研室。团队成员共获批省级一流课程4门,校级金课多门,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被列为河南省本科高校“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一流课程建设成果丰硕,且极大的助力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专业负责人李海华的主导下,环境工程专业于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2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坚守回归课堂初心,创建优质育人教学微单元

主要举措: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双作用,建立了名师工作室例会、研讨、学习等制度,在名师的带领下,通过岗前培训、工程实践锻炼、讲课大赛、教学示范、学习交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课堂控制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书育人能力。

成效:李海华教授2021年为评为为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河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人李海华教授多次在省内的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航院等高校应邀做课程建设交流报告和校内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课程成员多次受邀在全国环境类课程研讨会上做课程建设分享报告,并受到高校同行教师高度评价,优质的教学微单元已经形成。团队成员所在教研室2019年被评为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省先进女教工集体,所在党支部被评为校优秀党支部。李海华教授2020年获河南省河南省第二届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和校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团队成员应一梅获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交流活动暨河南省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3、强化硬件建设,搭建慕课录播室,不断丰富完善课程建设资源。

   购置了摄像机、提词器、灯光等基本设备,建立了录播教室,方便课程团队进行视频资源的录播,不断丰富原有课程建设资源,也为课程团队建设其他课程视频资源提供了量好了工作基础。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