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姚晓鸣

发布者: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发布时间:2021-10-29浏览次数:159

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效总结

----姚晓鸣教学名师工作室

姚晓鸣教学名师工作室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在教育厅、学校和学院的指导、支持下,硬件设施配备到位、规章制度制定健全、教学团队健康发展、资金使用科学合规,并已申报名师虚拟教研室;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团队紧密协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培训及交流工作,在团队发展、教学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整体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室的整体规划

1. 建设目标。带好团队发展,抓好课题研究,建好交流平台,出好研究成果,做好带头示范。切实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中青年教师健康、快速、可持续地成长,成为河南省英语学科有影响力的优秀骨干教师。

2. 建设原则。聚焦立德树人,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过程性管理为原则,自主开展工作。工作室将着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研讨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每个成员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发展进步创设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具体规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名师形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带头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指导培养4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其成为校级以上教学名师或师德师风标兵;加强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开发,主持或参与建设1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出版2部教材;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主持1-2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积极培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根据需要主动承担全省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任务,每年开展3次以上校内外教学示范公开课,举办2-3场专题讲座;接受委托承担教学有关工程项目评审任务,参与本科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工作;为教育教学有关政策文件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专家咨询;承担教育厅委托的其他任务。

二、 制度建设

经与团队成员充分沟通商讨,制定出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6项:《教学名师工作室理论学习研讨制度》,《教学名师工作室学术交流制度》,《教学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学名师工作室教学团队建设制度》,《教学名师工作室课题管理制度》,《教学名师工作室经费使用制度》,已于2019年12月正式实施。系列制度的制定为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起着重大作用,为名师工作室正常有序运行提供了遵循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 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对标名师工作室建设任务书,名师工作室以提高骨干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为核心,通过开展定期例会、专题研讨、课堂观摩、档案管理、考核评价等常态化管理,创新课题引领、成果辐射、资源共享等方式方法,不断充实和提高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工作室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渠道,团结协作,勇于探究,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

四、 建设成效

1. 硬件设施配备到位

学校大力支持工作室建设。硬件方面,学校为工作室提供一个20平米的独立办公室以及小型会议桌、电脑、打印机、电话、网络等办公设备,实现信息化办公。

2. 工作室主持人领航工作室全面发展

工作室主持人姚晓鸣坚守初心和使命,以深化课堂改革为主线,以团队合作为工作方式,以课题研究为活动载体,以研培结合为途径,充分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促使工作室成员不断超越自我,推动工作室快速发展。

2019年8月工作室成立以来,姚晓鸣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主持立项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立项校级课程建设2项;主持参加教学学术会议6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2等奖、获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英语讲课大赛河南赛区微课组3等奖、获中原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3.加大培养力度,打造名师工作室优秀骨干教师队伍

经过近2年的培养、协作,工作室6位成员获省级奖励、荣誉7项10人次。其中张莉马春丽成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柴高洁获评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张莉获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特等奖,2人分别荣获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省级一等奖、二等奖,李佳获河南省教学标兵,贺红艳2020年获评河南省线上教学比赛二等奖,李向民2019年获第十届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河南省级三等奖。

4.注重制度建设,保障工作室成员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制定出名师工作室理论学习制度、研讨制度、学术交流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学团队建设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奖励制度等并启动试运行;根据相关制度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工作室按时召开工作室例会。会议安排工作室常规工作,研学教育教学理论,商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真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5.鼓励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种级别的教学与学术会议,并做专题分享

2019年8月以来,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各种级别教学、学术和培训会议26人次。参会老师在工作室例行工作室会议上做专题分享,学习交流。

6.深化课堂改革,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成果突显

工作室成员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加校级课程建设7项,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加教学改革项目8项。

7.把握学术前沿,学术论文和科研课题成果丰硕

工作室发表论文11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立项省部课题4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社科项目2项。

8.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开设示范课,承担各项培训,推动成果交流

姚晓鸣带队工作室成员李向民、马春丽等13位老师于2019年7月2-23日完成高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19年度国培项目。姚晓鸣在开班典礼上致辞并和13位老师一起承担英语课程教学论、英语技能教学实训课程培训、微课制作与教学研讨等三个模块17门课程共计160学时的培训任务。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姚晓鸣担任学校新进博士教学咨询专家,集中会议咨询3次;承担学校出国教师英语培训、测试任务;承担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培训任务。

9..搭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

完成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1项、在研1项,待审批1项。 工作室将进一步开展团队研修、协同创新、项目合作、教师培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质量,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姚晓鸣教学名师工作室                              

                            2021819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