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郭祖华

发布者: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发布时间:2021-10-22浏览次数:438

河南工学院郭祖华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效

 

河南工学院郭祖华教学名师工作室,于2019年12月成立负责人郭祖华教授,具有22年从事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历,先后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等荣誉称号,主持河南省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等3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名师工作室成立

郭祖华名师工作室建在学校创新楼402房间,面积46平方米设置有会议交流、办公研讨区等。进行了文化氛围及硬件建设,包括工作室标识、团队形象墙、团队荣誉墙等,购买了智慧教学一体机、电脑、打印机、办公椅等教学和办公设备具有良好的教学研究、学术研讨氛围,为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工作室河南工学院副校长刘莉莉教授亲自揭牌,正式启用

二、工作室教学团队

郭祖华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18人跨越校内外软件工程、大数据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团队成员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教研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团队精神

三、工作室工作开展

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立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定期开展教育教学交流研讨,探索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示范,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微课和线上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等。为了确保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特制定名师工作室相关规章制度。

四、工作室建设成效

(一)一流课程建设

工作室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注重老带新交流研讨、示范教学等2019年团队成员的《理论力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获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信息处理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获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数字摄影摄像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信息技术创新省级战疫期间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2021年《信息技术创新》获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二)教学团队建设

2019年以来,团队成员获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2人,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人。2人获评副教授职称,1人获评教授职称。2019年团队主要成员所在教研室软件教研室,获河南省教育厅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三)规划教材建设

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教师主编参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其中,《工程力学》、《Java程序设计获批十四五省级规划教材

(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作室团队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开展了多项教学改革工作。融合新工科构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课程融入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思政,将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运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

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成员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其中新建本科院校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郭祖华负责“3+1”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工作,将“教学创新评价”引入评价体系2021年3月23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河南工学院:“3+1”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探索实践》一文,详细介绍了该项改革。

(五)科研工作

团队中朱命冬教师主持《面向多模态混合语义相似性查询的可解释嵌入机制研究》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实现科研教学的互通与融合。

(六)教学交流与研讨

工作室开展课程建设交流、教学竞赛指导、教学创新交流十余次。在校内分享线上课程建设与运行经验,组织教学创新研讨,指导申报一流课程和在线课程建设,成员积极参加校外教学创新研讨、课程思政教学研讨及学术讲座。

团队成员指导多名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其中王振2020年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七)指导学生大赛

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先后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

名师工作室继续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践探索,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河南工学院 郭祖华名师工作室

2021814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