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何梅琴

发布者: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发布时间:2021-10-22浏览次数:10

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何梅琴工作室

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2020年 11月,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教高〔2020〕434 号),我校何梅琴教授入选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按照河南省教育厅要求,成立了“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何梅琴工作室”,学校非常重视工作室建设,选址在图书馆三楼,配备了空调1台,电脑1台,打印机1台,办公桌椅一套,会议桌椅一套,书柜两个,博物架一个,满足工作需要。工作室有团队成员1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校内教师9人,校外教师 2人。工作室建设周期为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现将工作室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以来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室建设规划

(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落实教学任务。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带头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推动科研与教学融合;

(三)指导培养3名以上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研究,协助制定落实专业建设规划,协助院系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在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五)做好课程建设工作,协助院系推进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建设2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主编出版1-2部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

(六)协助院系推进实践平台建设;做好与行业教师的对接,开展实践教学,汇集实践教学优秀成果;

(七)定期开展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讨论教研项目主题,组织工作室成员申报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主持1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培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八)编写高质量教材和指导用书,进行教材、教辅资料、课件、资源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

(九)支持工作室成员参加国内外教学研讨会议,及时了解教学改革领域的最新动态。每年开展 3 次以上校内外教学示范公开课或专题讲座;

(十)接受委托承担教学有关工程项目评审任务,参与本科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工作;为教育教学有关政策文件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专家咨询。

(十一)承担省教育厅和学校委托的其他任务。

二、工作室制度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河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出台了相关制度,激励教师投入教学。教学名师工作室注重教师发展和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开展教学研讨会、工作坊、教学沙龙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按照省教育厅及学校要求,工作室组织相关成员制定了《教学名师工作职责和任务》《教学名师工作室管理规定》《教学名师工作室学习工作制度》《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主持人、工作室成员的岗位职责,使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有章可循,顺利开展。工作室组建了教学团队,每个成员都制定有《2020--2021年度个人发展规划》,教学名师为主持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工作室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

三、名师工作情况

近一年来,何梅琴同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她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继承与创造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把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贯彻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中认真负责,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和知识观,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好评。她对教育情有独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

本学期何梅琴讲授三门课程,为文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班、2班学生讲授《史记研究》(102人),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设《唐诗与中州文化》(选课学习人数6680人,其中平顶山学院学生选课597人),面向平顶山学院学生开设通识课《史记典故讲读》(选课238人)。2021年2月,《唐诗与中州文化》,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高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年度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2021年5月,《唐诗与中州文化》获批河南省线上一流课程;2021年1月《史记研究》获批立项平顶山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半年指导学生教育实习8人,指导毕业论文6人,所带学生1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1人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

近一年来,作为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何梅琴同志积极组织工作室团队成员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杜彬彬、赵丽萍、赵婕、娄艳阁、李刚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课程教材教学资源开发,启动教材《唐诗与中州文化》的研讨论证、编写工作;2021年7月,主编出版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教程》,获批河南省首届教材建设二等奖。主持1项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积极承担新入职教师培训任务2021年7月,学校举办“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专题培训活动,何梅琴为平顶山学院近两年入职的教师做专题讲座,与新进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能提升等方面的问题。承担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优秀教材评选”“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平顶山学院教学名师”等活动的评审任务。组织参与2021版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多次参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专业认证研讨论证,参与平顶山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论证工作。结合实际,建立名师工作室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工作室发展规划,组织研讨相关教学活动,主持名师工作室的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完成了相关任务。

四、团队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教学工作

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名师工作室教学团队,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积极承担教学和教育工作,团队中的4名教授和1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全部承担本科生教学,其他成员开设的课程分属文学类、艺术类、教育类学科,承担有《唐诗与中州文化》《史记研究》《史记典故讲读》《中国古典文献学》《现代汉语》《文学理论》《应用写作》《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语文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1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团队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本科一流课程、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级合格网络课程等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线下深化教学能力,通过课后项目任务驱动、习作、话题讨论等形式,强化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基础牢、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教学中,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勤奋认真、实事求是、不抄袭、不应付的学习态度,在每门课程教学中将“灌溉自己的未来”作为学习信念,营造追求真、善、美的文化氛围。2021年7月,工作室负责人何梅琴、团队成员段纳获得首届“平顶山学院教学杰出贡献奖”。

(二)培养青年教师

名师工作室成员落实学校“青年导师制”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老带新,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进步。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何梅琴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杜彬彬、赵丽萍、赵婕、娄艳阁、李刚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毋小利教授指导杜彬彬、田瑞文指导闫真真,在备课、讲课、课程建设、课题申报、教学交流研讨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课程建设

工作室成员非常重视课程建设,维护优化既有的线上精品课程资源,推进新申报立项的一流课程建设,建成知识资源全面、题库丰富、线上教学内容充足的优质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名师工作室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一年来,立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段纳主持的《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立项省级一流课程4门:何梅琴主持的《唐诗与中州文化》立项2021年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并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年度评价中,获得“优秀”等级;杜彬彬主持的《文学理论》获批2021年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娄艳阁主持的《语言表达》获批2020年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段纳主持的《大型节目转播系统流程》获批2021年河南省一流虚拟仿真课程。立项校级金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2021年1月何梅琴主持《史记研究》,获批立项平顶山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娄艳阁主持的《广播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获平顶山学院校级金课;获得省级校级课程教学一等奖2门2020年12月,李刚主持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获平顶山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娄艳阁主持的《语言表达》获得2021年河南省优秀本科线上课程一等奖。

课程建设类型包含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为教师教学的特色化、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以及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教学改革

工作室成员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专业需要,注重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探索教学改革,总结积累教学和人才培养经验。

近一年来,立项省、市级教改项目6项,段纳老师主持的《面向“大视听全产业链”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于2021年获批河南省教育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项目以新文科的学科交叉、专业交叉、产业融合理念,探索立足于新时代对新闻人才的需要。何梅琴主持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毋小利主持的《河南省乡村初中语文教师统编教材驾驭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获批2021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毋小利主持的《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思维能力发展与提升研究》(2021年)获批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杜彬彬主持的《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机制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结项。段纳主持的《融媒体创新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平顶山市科技局立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杜彬彬主持的《1980年代中国文艺学教材知识体系建构机制研究》获得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毋小利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状况考察》获2021 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毋小利的《河南省乡村初中语文教师学科知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获河南省社科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2020年12月,杜彬彬获河南省“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师德教育主题征文二等奖。发表教研论文5篇 :何梅琴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文本解读能力提升的路径》,《昭通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毋小利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状况考察》,《初中语文教育学》2020年第12 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禇斌杰古代文体分类与文言文依体定教》,《阅读教学》2021年第3期;《诸葛亮诫子书疑难解读》,《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3期。《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红色经典篇目教学》,《教学与管理》,2021年5月。

(五)教学交流

近一年来,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培训会、专业建设交流会13人次,在专业发展理念、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取长补短,注重提升自身全面素质。2021年7月,何梅琴、杜彬彬老师参加了由笃行新起点(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十七届全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深度研修班”,认真学习了与会专家讲授的《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于OBE的课程教学大纲撰写与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2021新要求下认证申请书与自评报告撰写》等课程,跟进教学和专业建设标准,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专业认证工作积蓄知识和方法,提供不少借鉴。田瑞文于2021年4月于苏州大学参加“无锡国专'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并宣读论文《史事文心:钱基博文学史书写的观念与体例》;赵丽萍博士于2021年参加了“中国社会语言学第二届高峰论坛”;2020年11月,李刚老师参加河南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交流学习。闫真真2021年3月参加“第四十四届师范专业认证深度研修班”的学习;闫真真在线参加了“2020年度韩国中语中文学会秋季联合学术大会”,提交了论文《“文学通国学之邮”——钱基博的文学观》;张书群2021年4月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育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

(六)承担新入职教师培训任务、服务社会

工作室成员发挥自身优势,承担新入职教师培训6人次,参与中学教师培训及社会服务10人次,多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范专业认证等工作。2021年7月,学校举办“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专题培训活动,何梅琴、娄艳阁作为讲师团成员分别为平顶山学院近两年入职的教师做专题讲座,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2020年11月,李刚在《平顶山学院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做讲座。2021年1月和3月,李刚分别指导平顶山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和汝州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张书群先后多次在河南师范大学、洛阳师院等有关单位开展文化讲座和“国培计划”讲座,并被河南理工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21年3月,何梅琴在“平顶山市检察院”做国学讲座。2021年3月何梅琴“石龙区宣传部国学讲堂”做讲座,2021年4月何梅琴在“宝丰县检察院道德讲堂”做讲座。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七)取得荣誉

在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鼓励下,2020年下半年至2021上半年,工作室成员朝气蓬勃、奋发有为,青年教师全部获得过校级“优质课教师”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文化类赛事“优秀指导老师”5人次。李刚在2021年6月,指导学生获第八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省赛二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赵丽萍老师在“河南省汉字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获省市级荣誉、人才称号12人次,段纳老师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平顶山学院教学名师”“平顶山学院‘十三五’建设突出贡献个人”“平顶山学院首届教学杰出贡献奖”。杜彬彬老师被评为平顶山学院“优秀成长导师”。

2021年7月张书群被聘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专家”,2021年7月张书群被平顶山市反邪教协会聘为“平顶山市首席关爱结对帮扶专家”。2020年11月李刚被评为“第二批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培训团队专家”。2021年7月毋小利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

五、不足与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组织还需要再加强。由于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学校,而且都承担了较多教学工作量,统一集中的时间较少,导致成员之间的教研交流不足。

改进措施:建立虚拟工作室交流空间,利用超星泛雅平台,或中国大学生MOOC网、雨课程等网络平台,努力克服成员在空间、时间上的交流阻碍,灵活开展教研活动。

(二)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凝练。工作室成员在日常教学中都会遇到各种教学难题,都在实际做教学改革。但由于平时交流不足,教学改革研究主题凝练不足,高级别教改项目申报需要加大力度。

改进措施:参加集中研讨,聘请校内外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进行指导,凝练教改主题,积极申报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2021年8月16日

 


返回原图
/